产地
关于小金刚的产地与大金刚是有所不同的。小金刚的产地以印尼为主,尼泊尔也会生长小金刚,但是品相普遍不理想,产量也低。目前尼泊尔出现的大量小金刚主要也是从印尼运输过去并分销的。
特点
小金刚的火热其实不是偶然的,市面上常见的菩提籽大多都有一致的外观,在同种的菩提籽下面的细分种类也是屈指可数。
而小金刚的分类则是十分多样的,除了瓣数上的区别还有纹路与桩型的分类,各有个的特点个性。小金刚在供人们选择时就会有更多的空间,也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如今人们追求个性的心里。
纹路
纹路这个东西十分考验大家的想象能力。如今小金刚菩提有这么多叫的上名字的纹路,这一现象其实也反应的金刚菩提的流行程度。所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金刚的纹路本来没有名字,卖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名字。
目前说法认同度比较高的有几种,像盘龙纹就是指肉连起来像龙一样,而蛤蟆背就是指疙瘩肉像蛤蟆的后背一样,这些名称还是十分形象的。
我们不说这些称谓给小金刚提升了多少身价,单说这些名字出现的意义。其实在我们中国,有很多东西的名字取得好不好会影响这个东西的命运如何。就像盘龙纹这个称谓,霸气十足,其实你能看见龙在上边吗?说到底这都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传统习惯。
就像棺材这东西本来不吉利,但是加上升官发财这一解释,就成了一种很好的象征。再说回纹路,这些纹路的出现让金刚的玩法丰富了起来,这点是我们应该肯定的。
桩型
桩型指的是金刚菩提的外形比例带给人的视觉感觉。桩型有高矮之分,只要高度比直径小的就称之为矮桩,反之则为高桩。
桩型可以决定108颗小金刚串起来之后的观感,更会决定整个串珠的长度。如果尺寸大的珠子桩还高的话,整串珠子会很长很长。
皮质
皮质指的是金刚外皮的质量,就像汽车的喷漆一样。而金刚的皮质会决定盘玩之后的效果。一般来讲红皮的上色快,黄皮的上色慢。
但是无论什么颜色的皮质一定是紧密而且有光泽的好,如果外皮感觉很糠很柴甚至有虫眼,那就意味着金刚的密度与质量不是很好。
肉度
肉这个概念是很多文玩中会出现的,在金刚菩提中,肉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很多人认为肉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其实不是这样。金刚菩提的下陷的沟壑我们称为瓣线的话,凸起的部分就是肉。
如果凸起的部分十分饱满膨胀的话,就可以说是很肉。相反,如果凸起的部分很细,感觉十分扎手,那就叫做柴。扎手不扎手可以说是判断肉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瘦到一定程度了,我们会说他“骨瘦如柴”,如果一个人很胖的话,我们会说他“浑身是肉”。
连肉就是指金刚凸起的部分连在一起了,如果凸起的部分是一疙瘩一疙瘩的,就是疙瘩纹,如果都是连在一起的就是连肉纹。
瓣数
瓣数是金刚菩提的基本特征,不同的瓣数也被人们赋予的不同的寓意,就像四叶草会被人们看做幸运的代表一样。
很多人会在购买时在意购金刚的瓣数,而且以五瓣为基准,瓣数越多或越少都会变得更贵,其实根本的还是因为稀少,物以稀为贵。
--------------------------------------
文玩千百种,我们只精选金刚菩提的热门资讯
请关注公众号:金刚菩提子大课堂
微信号:jgdkt668(长按可复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