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亚洲四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韩国、台湾、新加坡及香港[1]。亞洲四小龍在1960年代開始至今經濟高速成長。它們利用已開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大量的外資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策略而發展迅速,成為东亚和東南亚繼日本後新興的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雁行理论),也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其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如今亞洲四小龍均被列入已開發經濟體行列。根據IMF統計,2023年人均GDP分别:新加坡為84,730美元,香港為50,030美元,臺灣為33,907美元,韓國為33,393美元[2][3]。

亚洲四小龙汉语名称繁体字亞洲四小龍简化字亚洲四小龙标音官话(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Yàzhōu sì xiǎo lóng- 通用拼音Yàjhōu sìh siǎo lóng- 威妥瑪拼音Yachou szu hsiao lung- 耶魯拼音Yàzhōu sz̀ syǎu lúng- 注音符號ㄧㄚˋㄓㄡㄙˋㄒㄧㄠˇㄌㄨㄥˊ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A-chiu Sì-sió-lêng粤语- 粵拼Aa3 zau1 sei3 siu2 lung4- 耶魯拼音Aa jāu sei síu lòhng朝鲜语名稱諺文아시아의 네 마리 용汉字아시아의 네 마리 龍标音- 文观部式Asia ui ne mari yong- 马-赖式Asia ŭi ne mari yong

马来语名称马来语Empat Naga Asia泰米尔语名称泰米尔語நான்கு ஆசியப் புலிகள்英语名称英语Four Asian TigersPacific Tigers

目录

1 名称

2 基本概況

3 經濟指標

3.1 經濟成長率

3.2 國內生產總值(GDP)

3.3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3.4 購買力平價(PPP)

3.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

3.6 貨物貿易額

3.7 外匯儲備

3.8 黃金儲備

4 国际组织

5 影響

6 相關條目

7 参考文献

7.1 引用

7.2 来源

名称

编辑

「亞洲四小龍」是20世纪通行於亞洲的名词与概念,西方將其稱為「亞洲四虎」(英語:Four Asian Tigers / Pacific Tigers,德語:Tigerstaaten, 法語:Les Quatre dragons asiatiques)。

另有「亞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一詞,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四個亞洲新興經濟體[4]。

基本概況

编辑

亞洲四小龍經濟體基本概況

經濟體

首都/首府

人口(万人)

面積 (km2)

人口密度 (人/km2)

失業率

(2023)[5]

人類發展指數

(2021/2022)[6] [7]

國民平均智商(2024)[8]

人口淨遷移率

(2015-2020)

人口自然成長率

(2015-2020)

韩国

首爾市

5,170

100,210

507

2.7%

0.925

110.79

0.02%

0.36

臺灣

臺北市

2,371

36,197

651

3.4%

0.926

111.21

0.13%

0.28

新加坡

新加坡

570

728

7,804

3.2%

0.939

104.03

0.47%

1.40

香港

香港

750

1,106

6,777

4.0%

0.952

109.90

0.40%

0.83

亚洲四小龙之主要城市

首爾市

臺北市

新加坡

經濟指標

编辑

經濟成長率

编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生产总值增速最高达10%。1993至2012年,亚洲四小龙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3.7%~6.0%之间[9]。

亞洲四小龍歷年經濟成長率

經濟體

2025年Q1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10]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韩国

-0.1%[11]

+2.0%[12]

+1.4%[13]

+2.6%[14]

+4.0%[15]

-1.9%

+2.0%

+2.9%

+3.2%

+2.9%

+2.8%

+3.2%

+3.2%

臺灣[16]

+5.4%[17]

+4.3%[18]

+1.4%[19]

+2.45%[14]

+6.57%[20]

+3.36%[21]

+3.06%[22]

+2.79%

+3.31%

+2.17%[23]

+1.47%

+4.72%

+2.48%

香港

+3.1%[24]

+2.5%[25]

+3.2%[26]

-3.5%[14]

+6.4%

-6.1%

-1.2%

+2.8%

+3.8%

+2.2%

+2.4%

+2.8%

+3.1%

新加坡

+3.9%[27]

+4.0%[28]

+1.1%[29]

+3.6%[14]

+7.2%[30]

-5.4%

+0.7%

+3.4%

+4.3%

+3.2%

+3.0%

+3.9%

+4.8%

1960至2014年间四小龙人均GDP增长[31]

亞洲四小龍歷年GDP增長率

臺灣

韩国

國內生產總值(GDP)

编辑

亞洲四小龍國內生產總值表(亿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6年

2006年[32]

1992年 [9]

1980年 [9]

GDP

世界排名

GDP

世界排名

GDP

世界排名

GDP

世界排名

GDP

占比‰

GDP

排名

GDP

排名

GDP

排名

世界总产值

1,015,609

-

845,376

-

838,449

-

872,652

-

755,435

1000

482,448

1000

-

-

-

-

韩国

17,342

13

18,238

10

15,867

10

16,295

12

14,112

18.7

8,880

18.4

3382

12

644

27

臺灣

8,286

21

7,855

22

6,355

21

5,861

21

5,286

7.0

3,645

7.6

2199

20

422

36

香港

3,683

43

3,697

40

3,413

36

3,729

34

2,969

3.9

1,322

2.7

520

44

120

61

新加坡

4,236

37

3,786

38

3,628

36

3,209

42

1,897

3.9

1056

33

293

44

N/A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编辑

亞洲四小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表(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6年

2000年

1990年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人均GDP

人均GDP

韩国

33,592

30

35,196

35

31,638

26

31,430

28

31,346

28

27,607

12,256

6,610

臺灣

35,513

27

33,011

40

28,383

29

25,908

36

25,838

34

[23]23,091

14,908

8,205

香港

49,700

17

49,485

-

45,176

-

49,334

-

48,517

-

48,307

32,404

10,778

新加坡

79,426

6

66,263

12

58,484

6

63,987

8

64,041

7

52,961

22,790

12,387

購買力平價(PPP)

编辑

亞洲四小龍國內生產總值表(十億國際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7年

1993~2017年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

世界排名

PPP(十億美元)

世界排名

世界总产值

161,449,514

-

-

138,352,382

-

135,669,545

-

127,723,794

-

119,400

-

韩国

2,765,834

14

2,436,872

14

2,307,718

12

2,224,985

14

1,969,106

14

2027

14

臺灣

1,621,702

19

1,403,663

19

1,293,972

20

-

-

-

-

1175

22

香港

518,743

-

472,395

-

461,894

-

468,275

44

454,886

-

453

-

新加坡

700,980

38

600,063

38

576,839

36

578,204

37

527,021

38

513

4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

编辑

亞洲四小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表(美元)

經濟體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00年

1990年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世界排名

人均PPP

人均PPP

人均PPP

韩国

53,574

28

47,027

25

46,452

30

40,111

31

39,400

32

56,878

26,737

17,302

臺灣

69,500

13

59,398

12

57,214

13

52,304

19

49,800

22

52,304

20,289

9,858

香港

69,987

10

62,839

-

66,527

-

64,596

-

61,000

-

60,718

48,530

19,304

新加坡

131,426

2

102,742

2

105,689

3

101,531

3

90,500

5

83,066

32,262

17,393

貨物貿易額

编辑

四小龙在高度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甚高[33]。1988年1月29日,美国宣布,亚洲四小龙已不屬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1989年起取消其向美国出口商品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这样,亚洲四小龙被迫在美国市场上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竞争。同时,亚洲四小虎则利用普惠制待遇向美国市场扩大出口[34]。而四小龙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则于2001年被中国大陆超过[35]。

货物貿易額(十億美元)[36]

經濟體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6年

2006年

貿易額

出口額

進口額

貿易額

出口額

進口額

贸易额

出口額

进口額

贸易额

出口額

进口額

贸易额

出口額

进口額

韩国

980

512

467

1,046

542

503

902

495

406

635

325

309

臺灣

[37]827

446

381

631

345

286

615

329

286

508

279

229

432

226

206

香港

1,085

-

-

1,113

535

578

1,064

517

547

658

323

336

新加坡

712

406

306

750

390

359

613

330

283

511

272

239

外匯儲備

编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四小龙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外匯儲備(亿美元)截至[38][39][40][41]

經濟體

2021年

2020年

2019年[42]

2017年

2007年

儲量

排名

儲量

排名

儲量

排名

儲量

排名

儲量

排名

韩国

4,631

9

4,431

-

3,979

9

3,753

8

2,622

-

臺灣

5,484

6

5,299

-

4,781

5

4,366

5

2,661

-

香港

4,968

7

4,916

-

4,406

7

4,000

6

1,422

-

新加坡

4,179

10

3,623

-

2,769

11

2,754

11

1,392

-

黃金儲備

编辑

黃金儲備(噸)及占世界黄金儲備的份额(%)

經濟體

2016年

2006年[43]

黃金儲備

份额

世界排名

黃金儲備

份额

世界排名

韩国

70.4

1.0%

40

14.3

0.7%

55

臺灣

423.6

4.0%

13

423.3

3.0%

12

香港

2.1

0.0%

93

2.1

0.0%

86

新加坡

127.4

2.0%

26

127.4

1.9%

27

国际组织

编辑

經濟體

世贸组织

经合组织

发展援助委员会

亚太经合组织

亚开行

东南亚中央银行

G20

东亚峰会

东盟

亚投行

韩国

[44]

臺灣

香港

[45]

新加坡

影響

编辑

此後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歷程被亞洲許多經濟體如亞洲四小虎等借鑑,在10餘年後經濟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但是由於過於依賴國際資本及偶有政治衝突,而成為當地經濟層面的一些隱憂,也是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巨大損失的原因之一。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模式也成為拉丁美洲跳脫依賴理論的參考對象。

相關條目

编辑

亚洲四小虎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 姚明嘉. 亞洲四小龍與美日經濟表現分析. 天下雜誌. 1986-10-01, (65期)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 綜合統計處. 109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saar為5.84%,yoy為5.09%,全年成長3.11%;預測110年成長4.64%.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2023.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1).

^ 亚洲“四小虎”再度崛起 要出现下个经济奇迹?. 搜狐. 易读财经. 2016-09-08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Unemployment, total (% of total labor force) (modeled ILO estimate). The World Bank.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2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 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2022人類發展指數:香港排第4名穩贏新加坡 台灣升至19超日韓.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2.

^ Most Intellig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2024. Worldwide IQ Test. [202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 9.0 9.1 9.2 羊正鈺.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有望「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9-05-18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美中貿易戰下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 中央社. 2019-09-08 [202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 韓國Q1經濟意外下滑 4年來首見萎縮. 工商時報. 2025-04-24 (中文(臺灣)).

^ 總經|韓國2024第四季GDP成長未達預期!政治危機壓頂2025前景堪憂. 優分析. 2025-01-23 (中文(臺灣)).

^ 工商時報. 全球緊縮貨幣與出口疲弱 韓國2023年經濟成長率僅剩1.4%. 工商時報. [2024-12-08] (中文(臺灣)).

^ 14.0 14.1 14.2 14.3 2022年主要國家GDP經濟成長率. 2023-02-22 [202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0).

^ 陳達誠. 南韓2021年GDP成長4% 11年來最高水準. 鉅亨. 2022-01-25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 主計總處統計專區. 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 葉卉軒. 台灣Q1經濟成長率暴衝5.37% 出口強勁 主計總處:不確定性仍多. 經濟日報. 2025-05-01 (中文(臺灣)).

^ 鍾泓良. 有望成為四小龍之首 主計總處:台灣2024年GDP成長率拿4.30%. 今日新聞. 2025-01-24 (中文(臺灣)).

^ 理財鴿. 2023年實質GDP年增率概估值1.4%,近14年最小漲幅︱理財鴿. 理財鴿. [202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5).

^ 鄭琪芳. 本土疫情拖累 主計長:影響GDP約0.5~0.7個百分點. 自由時報. 2022-05-27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6).

^ 潘姿羽. 今年經濟成長率估4.64% 大幅上修創7年新高. 中央社. 2021-02-20 [202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 戴瑞瑤. 我國去年經濟成長率2.73% 居四小龍之首. 聯合新聞網. [202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 23.0 23.1 綜合統計處國民所得科. 105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saar為1.82%,yoy為2.88%,全年成長1.50%;預測106年成長1.92%.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 張謙. 香港首季GDP增長3.1% 消費下跌. 中央社. 2025-05-01 [2025-05-23] (中文(臺灣)).

^ 楊翠麗. 香港經貿概況. HKTDC. 2025-01-28 [202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9) (中文(臺灣)).

^ 腾讯网. 在2022年下跌3.5%后,2023年香港GDP增长3.2%,低于预期_腾讯新闻. news.qq.com. 2024-02-01 [2024-12-08] (中文(中国大陆)).

^ 柳繼剛. 《國際經濟》Q1星國GDP超預期 今年恐怕零成長. 工商時報. 2025-05-22 [2025-05-23] (中文(臺灣)).

^ 鍾泓良. 有望成為四小龍之首 主計總處:台灣2024年GDP成長率拿4.30%. 今日新聞. [2025-01-24] (中文(臺灣)).

^ Team, Internet. 新加坡貿工部發布報告指出,星國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略低於預期為1.1%,預估2024年經濟成長介於1%至3%.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2024-12-08] (中文(臺灣)).

^ 郭中翰. 新加坡2021年經濟成長7.2% 一掃之前陰霾. 中央社. 2022-01-03 [202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 Data for "Real GDP at Constant National Prices" and "Population" from Economic Research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DP/2006年世界银行(国际汇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林善浪; 吳肇光. 核心竞爭力与未来中囯. 中囯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62–164. ISBN 7500439830.

^ 鲁丹萍. 3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69. ISBN 7302122709.

^ 王永立. 曹和平 , 编. 新世纪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地位与影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21. ISBN 7301060734.

^ 財政部統計處. 世界各主要國家貿易值排名 - WTO公布(90-108年). 財政部全球資訊網. 中華民國財政部.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 謝方娪. 2021年全年出口年增29.4% 出進口創史上最旺. 中央社. 2022-01-07 [202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 香港的最新外汇储备资产数字.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07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2007年韩国外汇储备达2622亿美元. 财经网.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新加坡2月份外汇储备1391.5亿美元. 第一财经日报. 新浪财经. 2007-03-08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新加坡 外汇储备. CEIC.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 呂清郎. 外資占外匯存底 衝95%新高. 工商時報. 2020-01-07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 世界官方黄金储备一览表(2006/12). 第一黄金网.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東協十加三

^ 香港金融管理局加入東南亞中央銀行組織. www.info.gov.hk.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1).

来源

编辑

崔士鑫; 匡宇奇. 亚洲四小龙: 飞越地平线.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ISBN 7507803910.

刘志庚; 江泰昌.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7.

谷源洋; 周圣葵; 谈世中.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李树桂.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ISBN 9787805241517.

Copyright © 2022 中国足球世界杯_90年世界杯 - doul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