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到底在哪?古今安邑是一地吗?

南北朝之后,历朝历代安邑的县治和隶属关系变化频繁。北周年间设置安邑郡于夏县,隶属虞州;辖南安邑县、夏县(北安邑)二县。大致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安邑县疆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废郡置州”废除了安邑郡,设置虞州于南安邑县,辖南安邑县、夏县(北安邑)、闻喜县等三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州设郡”废除了虞州;南安邑县属河东郡。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复置安邑郡,郡治设立于南安邑县,辖南安邑县、夏县(北安邑)、虞乡县等三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废郡置州”废除了安邑郡,复置虞州,州治设在南安邑县,辖南安邑县、夏县(北安邑)、兴乐县、河北县(即今平陆县)、虞乡县、桐乡县(唐武德元年分割闻喜县和夏县部分新置桐乡县)等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除虞州;南安邑县属蒲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出南安邑县部分区域置兴乐县,隶属秦州;县治今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兴乐县并入南安邑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南安邑县更名为虞邑县,隶属陕州。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废除虞邑县改名南安邑县,隶属陕州。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南安邑县,隶属于河中府(府治即今永济市蒲州镇)。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南安邑县,隶属于解州。

2、安邑县到底有多大?——安邑之疆域

民国26年(1937年)9月或10月,安邑县为【山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主任公署】治所。

民国27年(1938)3月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晋绥军统辖的安邑、解县县政府移驻中条山区。

民国31年(1942年)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夏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2年(1943年)底,夏县抗日民主政府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民国33年(1944年)6月,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安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太岳区第五行政专员公署。

民国34年(1945年)9月建立安北县民主政府,隶太岳区第五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2月改隶太岳区第三行政专员公署。

民国35年(1946年)1月,安邑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名为安邑县民主政府。

民国35年(1946年)3月,安邑县民主政府更名为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年)3月,撤销安北县民主政府、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安邑县民主政府。

民国36年(1947年)7月14日夏县解放,建立夏县民主政府。

民国36年(1947年)12月29日(一说为12月1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县民主政府。

1958年10月,夏县、闻喜县及绛县大部分地区合并为闻喜县,县治设在今闻喜县城。

1955年7月28日,将运城镇(专区直辖县级建制镇)并入安邑县。

1958年,安邑县、解虞县、临猗县、永济县4县合并为运城县(驻:运城镇)。1960年,从运城县分别析出临猗县,重新设置临猗县。

1961年,从运城县分别析出永济县,重新设置永济县。原解虞县、安邑县2县合并,仍称为运城县。

1961年5月,夏县建制恢复。

由上所述,安邑县,是在秦汉时期设立的河东郡县制之一,在北魏时期安邑县南北分治。至此后,历史上产生了两个安邑。那么古安邑县的疆域有多大呢?笔者认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夏县全境和运城市盐湖区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人们逐渐淡化了真正的古安邑之治禹王城,反而把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的新安邑,又称南安邑,即今运城市安邑镇,当成禹都安邑古镇在大肆宣扬,以至于达到文旅效应和文旅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这是违背历史之本真的一面。建议将南北安邑之统一调整划改为运城市安邑区,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以致历于更好的发展禹都安邑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经济,打造河东郡首邑安邑旅游综合景区景点、禹王城历史博物馆、魏王豹城——南安邑古镇风景区等一批河东文旅产业链条,繁荣河东文化旅游事业,振兴河东经济发展。

以上文章,参考《汉书*地理志》、《安邑县志》、《夏县志》等。

作者简介

宋国涛,字:华邦;号:河东。笔名:河东涑水先生。1995年1月生,男,汉,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山西省闻喜县人。历史地理学学者,《地方志》、《家谱》、《姓氏》研究学者,蒲剧眉户戏迷,书法教育工作者,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者。在校求学期间,曾经参加天津市大中小学生书画展赛,荣获二等奖;曾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学生社团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校团委副书记等职,荣获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共青团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获优秀士兵、最美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中国足球世界杯_90年世界杯 - doul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