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缘世界杯这条康庄大道上,欧洲杯新科冠军意大利先拔头筹,其他大区不甘示弱,秉承着踢球哪有看球香的原则,相继出手。
大洋洲这边派出了所罗门群岛,小组赛只赢1场进淘汰,但就是打不过新西兰。北美派出了除加拿大以外所有第一阶段小组头名冤大头,再次陪美墨哥三太子读书。非洲大区则是埃及、科特迪瓦,地区将“粗糙匹配、内卷强队”的机制落到实处。亚洲区的代表中国,南美区美洲杯霸主智利和南美马竞之称的哥伦比亚最后时刻亮相。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有些奇怪的东西参与其中?没错,智利和哥伦比亚什么时候这么拉了?
【再无星光的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在南美足球历史上,基本上算小透明角色,世界杯履历和美洲杯表现都是最近三十年才有高光时刻。也就是说,现在就是哥伦比亚足球的巅峰期,这段巅峰期来源于球队黄金一代的出世,尤其是2014年的世界杯八强是这批球员最骄傲的履历。
随着他们年龄上涨,竞技水平下滑,哥伦比亚面临青黄不接,昔日充实的阵容,如今就剩下全村的希望了。
前锋看似强壮,实则虚胖,迪亚斯是新秀,穆里尔和萨帕塔是真蓝双煞,博雷是法兰克福主力,但这些球员进球数都不如博尔哈,人家所在俱乐部巴兰基亚青年排名联赛第九。加上锋线球员接连伤病,哥伦比亚一度把35岁的法尔考召回使用。
中场无大将、老将充先锋。中场进攻力属性最高的J罗,在卡塔尔联赛;第二高的乌里尔,现年31岁,属于全能型后腰;第三高的是金特罗,刚刚离开中国,正在竞争河床首发。
剩下的人,一水防守球员,出场次数最多的巴里奥斯是泽尼特防守型后腰,曾被瓦伦西亚看上的奎利亚尔,也是个防守型后腰,英冠伯恩茅斯打手的莱尔马,纯粹工兵。
后防年轻人多,靠谱人少。首先是宝强哥,哥伦比亚万金油,穿11号干11人的活,可33岁的人已经不能这么用了。其次英超小动作之王米纳,首发8场6次零封对手,但战绩1胜6平1负,真的创造不出机会。
除开这两名球员,剩下的人用起来完全是赌运气。球员要么不在主流联赛,要么是下游球队成员,还有热刺电子厂车间主任桑切斯,只要身边人不是米纳,他就敢让防线丢球,12场比赛,零封1场。
这样的搭配让球队陷入了一个很难取胜的怪圈,不仅仅是主场丢分的问题,去年9月-11月最关键的冲刺阶段,哥伦比亚8场比赛1胜1负6平,连续5场比赛零进球,而当时锋线球员在联赛状态都挺好的。
一般这种情况,无非两种原因,一是教练能力不够、二是球员水平不行,哥伦比亚兼具了。
目前哥伦比亚的阵容,属于标准金字塔类型,上限的可以在利物浦打比赛,下限的能够去卡塔尔联赛和英冠踢足球,这种有点不拘一格的入选方式,侧面反映出哥伦比亚人才储备的窘境。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球员,教练也不愿意去满世界找人,总不能说卡塔尔联赛的中场球员,比顶级联赛主力更适合当球队战术吧?
【黄金一代当保命一代的智利】
如果说哥伦比亚的问题是韧带拉伤,那么智利问题就是粉碎性骨折,不挨手术很难解决。
2010年智利1-2不敌西班牙的小组赛上,桑切斯、比达尔、伊斯拉、梅德尔、布拉沃首发登场;2022年球队0-2不敌乌拉圭的比赛,上面那五个大爷还是首发,智利崆峒五老上线。
12年的时间,学生都高考了、C罗梅西都最后一届世界杯了、宫崎英高都出6个游戏,智利还靠这群人打天下。
球队阵容老化,高手会采取抓宝的方法为球队留下一老,用来镇住球队气运——当核武器使用,具体参考拜仁的玄冥二老,在保持即战力的情况下带新人,完成进攻核心的更替。
正常人会采取痛下杀手的方式,考虑球队发展和球员自身力量,将老人送走,让球队承担一段时间的阵痛,静待复兴,不过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蛰伏个10年。
比较有想法的人,会把这种情况当作一种特色,通过令人舒适的养老环境招揽更多球员,起码能够保证一个基本盘和底线,上限如何就看天了。
但智利将黄金一代练成了保命一代,这一练就是12年,球队前中后包括门将4条线都是老人,并非倚老卖老,是教练和球员都清楚,崆峒五老这一退,那可能真是20年。
更加夸张的是,这12年里他们都保持着较高的出场效率。尤其桑切斯和比达尔,这期间都在为豪门效力,年年三线作战,平均每个赛季俱乐部出场都在40次以上,如此消耗之下,球员还保持着现阶段的竞技水平,已经算是南美人体质天花板了。
桑切斯更猛,他这12年里只休息过3个夏窗,18年无缘世界杯、20年疫情、以及今年再次无缘世界杯,10-18年更是创造了连续8年暑假加班的奇迹。
智利后继无人吗?确实如此,智利的青训模式和整体足球框架很值得借鉴,成熟的三级联赛、运转流畅的商业环境、完善的转播变现方式。
足协领导倾向于将联赛打造成青训训练场,同时也比较排斥外来大牌球星入驻,给予本国年轻球员足够舒适的土壤,俱乐部老板也比较大方,在智利踢球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但安逸是有弊端,在本土联赛,最爱的人就在身边,最好的朋友就在隔壁,还有一大票支持自己的球迷,为什么要出去踢球呢?躺平,人类的共性。
如果智甲一直是南美高水平,根本不愁人才,但智甲联赛水平恰恰不高,南美解放者杯自1960年举办至今,智利俱乐部的成绩是1冠5亚,冠军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俱乐部层面,智甲也是一个小透明。
目前球队崆峒五老加上阿朗吉斯,其中3人在进入欧洲联赛前,都去过巴西或者阿根廷,这种状况反映出智甲的实力。本土联赛自身发展进入瓶颈,导致教练都不怎么愿意从本土联赛调人,最后两场世界杯预选赛,给球队贡献人才最大的是墨超。
人才断档,是对目前智利最好的形容,老者穷其力,少者尚幼时,足坛非常残酷地将他们淘汰出门。
【领袖失衡,球星效应不在】
选择大于努力,一直都有玄学成分在其中。
当初J罗一脚世界波技惊四座,8000万身价降临伯纳乌,哥伦比亚自巴尔德拉马以后又一世界级巨星,这种分量的震撼力之于哥伦比亚,完全超过了咱们看磊子哥对巴萨进球。
然而,J罗没有随着皇马扶摇直上,反而在最黄金的年纪蹉跎了岁月,或者说,他本可以发展得更好。现在想想,如果你不是足够关注J罗,你甚至会问:诶?J罗现在在哪?
哥伦比亚目前大腿是迪亚斯,但他还在成长期,也没有世界杯上的名场面,加上今年的卡塔尔不属于他,球星效应无法实现。
智利的桑切斯则是走了另外一条路,双萨以后智利最伟大球星,但桑切斯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工作满足物质基础,国家队实现精神价值。
桑切斯是智利国家队的伟大球星,但他不是伟大的人,至少在足球层面,他会有自己的考量和想法,导致他30岁时的选择,让自己从英超大腿变成球队毒瘤,桑切斯再无星光。
球星效应,是球员本身的发挥和行为,形成了一种信仰和精神,让后辈为之追逐和奋斗,更像一种传承,为这片土地播撒希望,静待发芽。聚光灯下,足球精神的魅力,人性光辉闪耀,交相辉映。
但球员不这么想这么高尚,或者说有想过但做不到啊,后来者一看,J罗在卡塔尔联赛踢球?桑切斯在国米当替补?那我老老实实踢球躺平他不香吗?
足球发展至今还不到200年,即便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和风流人物依然不多,能够给后人带来启发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底蕴,大部分球队没有,因为历史太短、因为球星不够、因为还没有培养出那份信仰和精神,那结果就如同哥伦比亚和智利,黄金一代逝去,强队的标签自然消逝。